有容卫浴是几线品牌(有容花洒质量怎样)

  马云曾喊出“要么电子商务,要么无商可务”,而如今却表示“电子商务”这个词可能很快被淘汰。观点改变的背后反映了企业和企业家的什么了?  只能说思考能力反人类的马云已经把眼光放长了30年,电子商务将会成为历史。一方面阿里巴巴继续深化国内电商市场,另一方面接受联合国的邀请作为经济顾问,继续拓展国际市场。  在“双十一”来临之际马云突然说...

  马云曾喊出“要么电子商务,要么无商可务”,而如今却表示“电子商务”这个词可能很快被淘汰。观点改变的背后反映了企业和企业家的什么了?

  只能说思考能力反人类的马云已经把眼光放长了30年,电子商务将会成为历史。一方面阿里巴巴继续深化国内电商市场,另一方面接受联合国的邀请作为经济顾问,继续拓展国际市场。

  在“双十一”来临之际马云突然说这番话实在意味深长。京东一直以赶超阿里为奋斗目标,阿里突然表示不玩了。刘强东的心里阴影面积估计大了去了。不得不佩服的马云的高招,一下子甩了京东好几个段位。

  用“新零售”替代“电商”的确棋高一着,一方面预测了未来的行业趋势,管它对不对,反正我说了,说错了也不犯法。另一方面,“电商”摧毁传统市场已经成为了大众的固化印象。

  曾经风光无限的“电商”面对节节败退的传统零售行业却千夫所指,无论在再怎么美化电商都难以改变人们眼里“假货”、“刷单”的固定标签。

  “新零售”则是一个更好的词汇,“新”可以理解成新形式、新概念、新方法、新思维.....其实它的骨子里依旧是电商,依然需要依靠电商这个平台。未来阿里巴巴的收入还是依托电商获利。【制造业电商微信内容不错,值得关註】

  但“新零售”的说法给人的印象却是一种破土重生的感觉。尤其当“新零售”搭配上“新制造、新金融、新技术和新能源”,更是显得更加的高端大气上档次。一举摆脱“电商“目前的尴尬地位。

  但是,即使阿里巴巴不再提“电子商务”一词又如何呢?国内电商的巨头还是阿里巴巴,谁都无法撼动。每年“双十一”还是得和京东等互联企业相杀相爱。我们不能抹杀马云的预测,只是在现在看来,马云的提法更像一种“情怀营销”,与其选择相信还不如期待,毕竟不坏。

  在未来30年,我们并不知道这个世界会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,所有的“新”变化是否会如期而至,“新”是否意味着好?

  就像准备大刀阔斧的滴滴,面对着新一轮的政策,前景依然不明。所以,与其展望未来,还不如迈好眼下的步子。不是我们眼光不够远,是我们手没有那么长。

  为什么马云会说纯电商时代过去了?

  纯电商时代已经过去,未来十年是新零售的时代,为了下线上线下必须结合起来。

  我一直以来就对电子商务抱有类似的观点。但听到这样的观点从马云嘴里说出来,还是有些惊讶的。在很多人眼中,阿里巴巴就是电子商务的代名词,马云也一直在鼓吹电子商务的优越性,他曾喊出“要么电子商务,要么无商可务”的口号,并认为电子商务迟早有一天会超过实体零售,并和王建林打下著名的1亿赌局:如果2020年中国的电商占零售的份额不到50%,他将输给王建林1个亿。

  我不认为马云改变了观点有什么不好,在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,改变观点是一件很正常的事,这往往也反映了企业和企业家的成长。此一时彼一时,马云在说上面那些话的时候,阿里巴巴的主要业务还是电子商务,而现在,除了阿里巴巴之外,马云还布局了蚂蚁金服和菜鸟网络。马云的目标不限于电子商务,而是整个商务系统,包括数据、金融和物流——这恰恰是零售的三大支柱。

  把电子商务和实体零售二元对立本身就是一个错误!对于消费者而言,他关心的是能否方便地买到质优价廉的产品,至于这个产品是从电商渠道购买的,还是从实体渠道购买的,并不是他关心的重点,这些都只是手段而非目的。零售企业应该充分利用不同渠道的优势去做服务组合,比如说电商渠道的优势在营销效率,而实体渠道的优势在于客户体验,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整合性的用户体验。

  为什么早些年当中国的实体零售被电子商务打得稀里哗啦的时候,日本的实体零售并没有收到电子商务太大的冲击?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:在日本实体零售的价格和电商渠道的价格差不多,但用户体验要好很多,因此很多人原意在实体零售店买东西。同比中国,大多数实体零售店的用户体验做得不好,商品价格又比电子商务的同类产品低很多,用户自然会选择电商渠道,于是实体零售普遍萧条。

  这种局面这几年正在改变。很多实体零售开始醒悟过来,他们开始意识到用户体验的重要性,并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用户体验,以期吸引和留住客户。同时他们致力于提升运营效率,商品价格也在向电子商务看齐,很多企业的线下和线上价格趋于一致。与此同时,电子商务的获客成本不断提升,电商渠道原有的价格优势也被削弱。此消彼长,实体零售和电商零售的市场份额正在趋于平衡。【制造业电商微信内容不错,值得关註】

  手机行业最能反应这种趋势。四年前,当小米挟“互联网思维”横空出世时,他们利用了互联网营销和渠道的效率优势横扫整个手机行业,当时给人的感觉是互联网渠道将会全面取代实体零售渠道。但几年过去之后,互联网渠道的销售占比并没有超过20%,那些利用了线下渠道的品牌越来越好,OPPO、VIVO、华为和金立都依靠代理商渠道崛起的。看到这个趋势,小米也开设了线下零售体验店。

  要分析零售行业此消彼长的原因,就要零售行业的核心能力是什么?我认为最核心的能力无非两个:客户体验和运营效率。客户体验关乎价值,包括更多的产品选择、优质的产品设计、舒心的购物便利。运营效率关乎价格,那些拥有价格优势的零售企业,背后则是强悍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和运营效率,以及独特的商业模式。不管你是电子商务还是线下零售,都要围绕这两个能力展开,甚至要利用各自的优势,构建一个丰富的零售网络,就像苹果和优衣库所做的那样。

  现在回过来看马云和王健林在2012年的那个赌局,你就发现那个问题已经不复存在,确实很难有纯电商了或者纯粹的实体零售了。电商和线下零售不是一个相互替代的关系,而是一个相互融合的关系,这就是所谓的“新零售”。“新零售”并不新,他不是一个简单的电商渠道和实体零售的叠加,而是利用多种渠道把客户体验和运营效率做到极致,并把零售和金融相结合,发现新的利润源。

  最近两年国内很火的名创优品就是一个典型的“新零售”的商业模式。这个品牌在不到3年时间之内,在全球15个国家开了1500家店,并计划在未来3年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开7000家店。这种扩张速度非常惊人,并引来了大量的模仿者,一般人看不懂他们的商业模式,而且这种商业模式也很难模仿。

  其实名创优品没有什么秘密,无非是做好了两件事:提升用户体验,提高运营效率,真正做到了物美价廉。从用户体验上来说,它的选址集中在商业中心、店面设计风格和无印良品类似,产品设计偏日式简约风格,容易让人想到无印良品。从运营效率来看,他们的供应链管理能力非常强悍,能够拿到很低的价格,而且明确提出拒绝暴利,和无印良品设计相近的产品,价格只有后者的不到三分之一。

  名创优品还重塑了其商业模式。除了零售赚钱之外,他还通过金融赚钱。名创优品通过渠道优势用很低的价格向采购商采购产品,同时给一些现金流紧张的优质企业贷款,利用供应链金融来获得利润。除此之外,他们现在已经拥有了2000万微信粉丝,他们正在布局做消费者金融,通过给消费者做x小额金融贷款赚钱。零售和金融双驱动,这样将会是未来新零售的“标准配置”

  究其本源,无论是电商渠道还是实体零售,大家都在殊途同归。零售的本质和基本法则并没有变,变的只是各种形式和手段。零售企业想要获胜,必须要同时提升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,并利用零售和金融双轮驱动。这就是零售的未来。

  演讲整理:马云为什么会说电子商务会被淘汰?

  马云大谈了自己对未来商业的看法,其中透漏出一个观点,即使他认为电子商务在未来会被淘汰。大家都知道阿里是以电商起家,目前电商仍是阿里的核心业务。但是在我们看来代表着新经济形式的电子商务,在阿里内部已经是一个最初期的传统业务。

  01纯电商已经不新了

  

  当今BAT雄踞互联网行业龙头地位,其中的阿里巴巴更是以电商为核心领域挤进了龙头榜。电商在中国发展这十几年,已经在国内零售行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。特别是2008年以后,以淘宝为首的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额呈爆发式增长。短短几年时间,已经形成了用户近5亿,年成交额近4万亿的规模,而且每年还以百分之三十几的速度增长。

  这几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遇挫,传统行业日子不那么好过。网络零售作为中国经济当中少有的亮点,经过十年备战后,终于在近几年爆发出了强有力的商业价值。无论从规模、增长率,还是收益率、便利性上,都非常具有优势。

  目前的舆论普遍态度是,传统行业、传统商业模式过时了,需要向新经济、新商业学习。变革、转型、创新等的目标不断被提出。其中的新经济、新商业模式,就是以互联网、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经济样式。特别是在零售领域,传统品牌对线上业务的期待,对模式转型的期许特别强烈。

  传统零售只能通过层层代理网络,才能将产品送到终端用户手中。而层层的分销壁垒,又必须付出更多的成本,留足足够养活整个网路的利润。但又无法触及到终端用户,使得厂商对市场 变化显得非常迟钝。电商模式看起来似乎非常美好,很轻的资产模式,低成本的产品信息展示,和用户之间没什么东西隔着,厂家可以直接触及到终端用户。而且电商提供了很多工具,可以让商家更容易传播产品信息、分析用户、了解行情、改进产品等。

  在终端消费者看来,网络零售价格便宜,中间环节剥削少,可以有更大权利表达自己的不满,并更容易制衡商家的欺客行为;而且有更海量 可以比对,减少了自己的挑选成本和出错机会。比着既笨重、又麻烦、还单调的传统零售,新锐的消费者们纷纷向电商投诚。

  可是电商那些看起来很轻、很灵活、很完美的模式,主要利用的仍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能力。淘宝主要类目仍是服装,京东是3C、家电,当当是图书。这些行业要么简单,比如图书;要么传统市场结构已经很完善,比如中国传统家电行业已经经过充分竞争,全国范围的配送售后体系已经比较完善。通过电商 技术可以很快达到更上一层楼的效果。但是国内还有很多复杂的、不完善的传统零售行业,比如家具建材、蔬果生鲜等,是无法通过目前纯电商的技术手段有效解决的。纯电商也只是在某些类目很美、很高效,在未来的商业当中,新的技术在涌现,原本没有解决好的传统市场类目,将采用新方法解决。

  02技术与能源变革将改变商业样式

  

  移动互联兴起这几年,越来越多的随之而生或者成熟的新技术不断涌现,比如大数据挖掘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VR/AR、人工智能等。这些新技术和过去的科技有关联,但又非常不一样,是一次科技革命式的技术升级。这些技术将是对于人类大脑的挖掘,和思维的改进。

  我们目前生活的商业社会里,基础的能源是化石能源,和其演化出来的电能。这些能源推动着大型机器设备的运作,推动着工业社会的运行。我们的商业社会是围绕着工业化这个核心,进行分工协作,和价值创造。

  但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,推动商业发展的基础能源也将发生改变,这个基础能源就是数据。通过未来无处不在的联网设备,我们的各种信息被搜集、整理、挖掘、重构、解读,然后这些被聚集起来 被加工成数据,供给智能生产的企业,创造出更加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,再反馈给消费者。

  新技术产生新能源、新制造,创造出新商业。目前标准化、规模化的大工业社会,将转向个性化、智能化的新商业。

  03新零售会长什么样

  

  具体的未来商业形式是怎么样的,未来的零售是如何进行的,这些我们是无法准确预测的。就好像二十年前没人能想象到,以后只要点一下鼠标,敲几下键盘,就可以购买到大量的产品和服务,而且可以足不出户享受送货上门。即使二十多年前已经有了互联网技术,也没人能具体预测出未来的商业样式。但是知道了技术趋势,最起码能描摹出大致的未来商业轮廓。

  就零售而言,寄希望于互联网、电子商务的技术能力,实现把所有物品搬到网上销售,然后大家像买衣服一样的购买所有其它的产品,明显是非常缺乏想象力的思维。我们在上文已经交代过了,纯电商在目前阶段只能把某些类目市场做的很好,在很多其它领域,也并没有比传统做的更好。【制造业电商微信内容不错,值得关註】

  但同时我们也指出了未来的技术趋势,和可能产生的新变化。新的能源会是数据,新的制造是通过使用数据的智能化生产,所有的事物通过物联网连入网络,我们在和所有物品互动的过程被采集数据,然后数据分析和云计算会为我们量身打造属于每个人的个性化数据,这些个性化数据会反过来成为新的能源。

  这个逻辑中,人类的需求将被更深层次的挖掘,而需求又是所有商业的起点。因此可以抛开线上线下的观念,畅想一下未来所有的事物都将是联网的,不分线上线下。零售发生于我们思维,在我们产生了一个抽象需求的时候,就可以被形象化成产品。你的需求直接和工厂的一个智能机器相连,只要你确定交易,产品和服务就会以某种形式生产、传递到你手中。

  ‘电子商务’这个词可能很快就被淘汰,阿里巴巴从明年开始将不再提‘电子商务’这一说法。”马云更是表示新零售、新制造、新金融、新技术和新能源将成为未来各个行业的主流趋势。

  来源:互联网,由e-made制造业电商重新编辑整理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!免责声明:本文系网络转载,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涉及版权,请联系删除!

制造业电商,权威制造企业转型平台